全本小说网 biquge34.net,省委大院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!
山里,还都住有当地的少数民族群众。他们长年累月就居住在这样的大山里,现在有公路了,他们走出大山已经没有以前那么艰难了,可以想见,在没有修通公路之前,这里走到县城往往需要几天时间。甚至许多老年人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过大山,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。
车队下山的时候,正好经过一处居民的聚居地,王一鸣一看,不远处有一个小山丘,离公路大约有一百多米的样子,高低错落着几十处房屋,王一鸣就决定下来看看,了解一下这些村民的情况。
王一鸣对小邵说:“到前面的村子把车子停下来,我下去看看。”
饶战胜连忙用电话联系前面带路的闫俊杰,说:“闫书记,到前面的村子就停下来,王书记要下去看看。
闫俊杰说:“好的。”
于是连忙安排前面的车队停下来。
胡润东一看车队停下来了,连忙一路小跑到闫俊杰的车子旁,气喘吁吁地问闫俊杰:“闫书记,什么情况?”
闫俊杰看了一眼远处正在缓缓开过来的王一鸣的越野车,对胡润东说:“王书记临时决定停车,看一看这个村子,这里是什么地方?你安排过没有?”
胡润东在江左县工作了五六年时间了,每个乡镇他都来过数次了 ,具体到哪个村子他不一定都熟悉,但是,大致方位他还是清楚的,属于哪个乡镇他基本上可以判断出来。
胡润东站在路边,左右前后看了一眼,对闫俊杰说:“闫书记,这里大概属于石隆乡,属于瑶族同胞居住区。县里提前两天已经安排好了,沿途各个乡镇的工作人员都要严阵以待,各个村都要有乡镇工作人员蹲守,随时汇报情况。”
闫俊杰说:“那就好。千万别出洋相啊。”
胡润东说:“不会的,不会的。”
说了这些话,胡润东心里也没有谱,连忙让跟着的县委办公室主任贺军联系石隆乡的党委书记覃智慧。
电话很快就接通了,贺军说:“老覃吗?我是贺军。”
覃智慧连忙问:“贺主任,请问你们现在到了什么位置?”
贺军说:“这个村我也说不上名字,我们的车队就是刚从大青山下来,这个村就在路边。”
覃智慧想了一下,说:“是石寨村,那个村我去过。我十几分钟就赶到。”从石寨村到乡政府的所在地有几公里的路程,覃智慧带着一帮人早就严阵以待了。
王一鸣下车,大家纷纷跟在他后面向前面的村子走去。
离村子还有几十米,就听见传来了一阵阵的狗叫声,这个位于大山里的小村庄,从来也没有一次聚集过这么多的车辆,村里的村支书两天前已经接到通知,说省里的王书记要到江左县视察,沿途可能会随机选择几个村子,看一看农民家庭的情况,要大家做好迎接的准备。
村支书从早上开始就坐在自己家里,守着电话机等候上级通知。这个时候,有村民过来报告说:“支书,前面来了几十辆小汽车,下来一群人,正在往村子里走。”
村支书连忙安排自己的老婆守着电话机,一路小跑出了院子,一看,果然看到一群领导往村子里走来。
他连忙迎了上去。
他一眼就看见了王一鸣,这不是电视上经常看到的省委王书记吗,于是连忙笑着说:“王书记,您好!”
王一鸣伸出手和他握了握,看年纪估计他也就是四十岁左右,王一鸣说:“老乡,你今年多大?”
村支书笑着说:“四十三了。”
王一鸣说:“喔,那你是老弟了。”
村支书点了点头。
王一鸣说:“你们这个村叫什么?”
村支书说:“我们这里叫石寨村。原来四周有围墙,解放前这里土匪很多,所以就修了寨墙。”
王一鸣问:“你们这个村现在有多少人?”
村支书说:“有一百五十二人。三十四户。”
王一鸣说:“你们这里谁家最穷,你带我去看看好吗?”
村支书说:“好的,好的。”
说着就带着大家往村子里走,沿着高高低低的石子路,到了一处破败的房屋前。王一鸣一看,这家的房子是一座木楼,由于年久失修,到处透风,木板之间的缝隙清晰可见,一楼的门敞开着,拾级而上,进到屋子里,村支书扯着嗓子喊:“阿婆,省里的王书记来看您来了。”
王一鸣这才发现,屋子里坐着一个老太婆,只见她蜷缩在一个木椅子里,眼睛可能不太好使,茫然地看着前方,脸上的皱纹沟壑纵横,穿着的衣服都是黑麻麻的,一看就是那种瑶族妇女的传统服装。
王一鸣走上前去和她握了握手说:“阿婆,您老人家高寿啊?”
老阿婆一脸茫然,似乎没有听明白王一鸣的话。
旁边的村支书忙解释说:“阿婆,王书记问您今年多大了?”
阿婆这才明白过来,慢腾腾地说:“我今年八十一了。”
王一鸣说:“我看您身体还不错啊!”
老阿婆摇摇头说:“浑身都是病,腰腿疼,眼睛也瞎了,什么也干不了,就是等死了。”
王一鸣愣了一下,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,迟疑了一下,王一鸣说:“平常里谁照顾您的生活?”
老阿婆说:“我儿子阿牛。”
王一鸣问:“你儿子去哪了?”
老阿婆说:“去地里干活去了。”
旁边的村支书解释说,阿婆的生活现在就由她儿子一个人照顾,儿子阿牛今年也六十多岁了,是个老光棍,一辈子没有娶上媳妇,家里穷,家徒四壁,值钱的东西也就是院子里养了两头猪,春节前可以卖几千块钱。
王一鸣问旁边的村支书:“他们家有低保没有?”
村支书说:“有,有,他们家两个人,每人一个月政府给发九十五块钱。”
王一鸣问:“看病怎么办?”
村支书说:“大病有医保,小病就自己负担了,我们农村人基本上不看小病,自己到乡里的药店里买点药,回来自己吃。”
王一鸣问:“像他们家这个情况,一年的纯收入有多少?”
村支书想了想说:“平均一个人也就是一千八百多块吧。”
王一鸣问:“你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?”
村支书说:“他们家两亩多水田,三亩林地,养了两头猪。除去养猪的成本,大概就是这个数。”
正在说话,一个六十多岁的个子矮矮的男人走进来,只见他皮肤晒得黑黑的,像是木炭一样,上身穿着一件黑不溜秋的体恤衫,下身是一条军裤,脚上是一双胶鞋,原来这个男人就是石阿牛。他正在村外自家稻田里忙活着,看到村外停了几十辆小汽车,联系到村子里这几天大喇叭里一直在通知,说是上级有领导要下来视察了,要大家随时做好准备迎接领导检查。
阿牛连忙放下手中的活,匆匆忙忙地往家里赶,果不其然,院子里站了许多人,有拍照片的,有扛着摄像机摄像的。
阿牛连忙走进来,冲王一鸣说:“领导好,欢迎!欢迎!”
王一鸣站起来和他握了握手,招呼着让他坐在自己身边,记者们一看,连忙拍照的拍照,摄像的摄像。
王一鸣问:“老哥,你今年多大?”
阿牛说:“六十三了。”
王一鸣说:“你身体还挺好吧?”
阿牛说:“好,好,我们庄稼人,什么苦都能吃,身体没有那么金贵。”
王一鸣说:“你们家有多少水田?”
阿牛说:“水田有两亩六分,林地有三亩二。”
王一鸣问:“打的粮食够吃吗?”
阿牛说:“够,够,吃不完,剩下的我都拿来喂猪了。”
王一鸣说:“你出去打过工吗?”
阿牛说:“在县里的几家矿上干过,太危险了,每年都死人,我就不敢干了,我还有个老娘,要是我死了,我娘谁养活啊!”
王一鸣说:“你老哥还是个孝子嘛!”
阿牛憨厚地笑了笑,没有说话。
王一鸣说:“老哥,你年轻的时候怎么没有找个媳妇?”
阿牛说:“找过,刚过了几个月就跑了,嫌弃我家里穷,我没有本事,就跟别的男人跑了。”
王一鸣说:“你们村里光棍多不多?”
阿牛说:“多,多,我算过,三十多岁,四十多岁,五十多岁,六十多岁的全算上,我们村光棍有十八个。前些年也有人花钱买媳妇的,买一个女人要七八千钱块,在这里过几个月,很快就跑了。都是骗人的。”
王一鸣说:“你没儿没女,老了怎么办?”
阿牛说:“乡里有养老院,等送走我妈,我就进养老院。”
王一鸣说:“那里条件好吗?”
阿牛说:“有吃的地方,有住的地方,又不用掏钱,可以了。”
王一鸣点了点头,这些农民兄弟就是知足啊。
王一鸣说:“老哥,你这房子也该翻修一下了,四处漏风,冬天会很冷的吧?”
阿牛说:“习惯了,再说了,不值当了,修一栋房子要花好几万,我们没有那么多钱哪!”
王一鸣问旁边坐着的胡润东:“你们县里有没有什么措施帮助贫困户盖房子?”
胡润东说:“报告王书记,我们对于绝对贫困户,旧房改造有补贴的,一家一户补贴一万块钱。这些钱都是县财政出。”
王一鸣问阿牛:“老哥,你听说过这个政策吗?”
阿牛一脸怒气地说:“听说过,但是我们没有什么关系,人家故意不给啊。”
旁边的村支书脸上一阵红一阵白,心里紧张得不得了。
原来去年他们石寨村有四个旧房改造名额,一家一户补助一万块钱,本来按照贫困程度,阿牛家应该评上的。但是村支书有私心,这几个名额都是他把持着,谁给他送礼,他就给谁。就这样,村子里那些家境比阿牛家强的,因为送礼了,就得到了一万块钱的补贴。阿牛脾气倔,又没有给村支书送礼,所以什么也不得。
现在王一鸣来了,他憋不住,和盘托出。
王一鸣一听,就很生气,对胡润东说:“看起来,你们基层的工作做得还是不够细致啊,该得的没有得,不该得的得了,老百姓心里有气啊!”
胡润东急得脸上都是汗,结结巴巴地说:“是,是,都是我们工作疏忽。请王书记放心,阿牛家里的补贴,我亲自抓,明天就给他们家落实。”
这个时候,乡党委书记覃智慧慌慌张张地赶了过来,一进门,几乎连滚带爬地来到王一鸣面前,胡润东连忙向王一鸣介绍说:“这个是石隆乡的党委书记覃智慧。”
王一鸣站起来也和覃智慧握了握手,然后说:“你这个父母官,有些工作做得还不够细致啊,今后要改正。”
覃智慧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,只好一个劲的点头,结结巴巴地说:“是,是。”
王一鸣站起来走进阿牛家的厨房,看了看他们家的米缸、水桶和灶台上的锅碗瓢盆。这户人家真是够穷的,连一个电饭锅都没有。一贫如洗啊,这就是大山里最穷的农民家庭的真实情况,和旧社会没有多少区别。王一鸣看了看,感到心里酸酸的。
准备离开这户人家的时候,王一鸣冲饶战胜一伸手,饶战胜连忙送上一个牛皮纸信封,上面的落款是“中共西江省委员会。”每个信封提前放了一千元钱。
王一鸣接过信封,亲手交到老阿婆的手上说:“老人家,我代表省委来看您了,您买些好吃的,有什么困难可以向党和政府提,他们一定会帮你解决的。”
老阿婆接过信封,说:“谢谢了,谢谢了,您是大好人,是毛主席培养的好干部。”
这些山里人,他们平生就知道毛主席,信任毛主席。凡是他们认为的好干部,都是毛主席培养的。
从阿牛家出来,在村支书的带领下,王一鸣又看了三户人家,大同小异,要么是家里有病人,要么就是家里有残疾人,没办法出去打工。家里没有人出去挣钱,光靠种地,真的是度日如年。
车到乡里,王一鸣去了乡里的初中看了看。这里的条件就好多了,学校盖了新的教学楼,校园里有六百多个孩子,到处是书声琅琅。
王一鸣在校领导的陪同下,在校园里转了转,看了看学校的食堂、操场、图书室。和学校的老师开了一个座谈会。
会上,王一鸣要大家畅所欲言,有什么需要我帮助协调解决的,尽管提。
一个老教师说:“王书记,我提一个问题,我们教师的住房问题非常差,现在许多青年教师在村里租住农民的房子,像我这样从事教学的老教师,在学校里几十年了,住的是一间平房,我老婆孩子都住在农村的岳母家里。我们长期扎根基层的教育,工资低,在县城里根本买不起楼房。我工作三十年了,现在一个月的工资才两千二百多,县城里的房子,一平方都卖两千八了,我们真的买不起。请王书记过问一下,我们这些穷教师什么时候可以实现自己的住房梦?”
这个问题真的很现实,一下子把王一鸣给难住了,他扭头问旁边的孙玉梅:“孙省长,你是全省主管教育的,你说怎么办?”
孙玉梅毕竟在市里当过市长,方方面面的事情都有一定经验。她不慌不忙地说:“乡村教师的住房问题,我们教育系统已经有所考虑,下一步将联合土地部门、建设部门和发改委出台相关文件,就是特事特办,为全省在乡镇工作的教师建设教师周转房。土地免费供应,各种税费减免,整个建筑成本就非常低了,他们测算了一下,这样下来,一平方只需要八百元的成本。这样大家就可以接受了,这项政策将惠及全省十三万乡村教师。我们争取在五年时间内,全部解决全省乡村教师的住房问题。”
王一鸣看孙玉梅回答得井井有条,用十分欣赏的眼光看了孙玉梅一眼,频频点头。
王一鸣插话说:“对这个答复,你们还满意吗?”
广大参会的教师按捺不住心里的激动,纷纷鼓掌,说:“好,好,感谢省委、省政府。”
王一鸣特意强调说:“我们的孙副省长刚刚履新不久,工作抓得好,抓到了点子上。”
大家又是掌声雷动。
山里,还都住有当地的少数民族群众。他们长年累月就居住在这样的大山里,现在有公路了,他们走出大山已经没有以前那么艰难了,可以想见,在没有修通公路之前,这里走到县城往往需要几天时间。甚至许多老年人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过大山,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。
车队下山的时候,正好经过一处居民的聚居地,王一鸣一看,不远处有一个小山丘,离公路大约有一百多米的样子,高低错落着几十处房屋,王一鸣就决定下来看看,了解一下这些村民的情况。
王一鸣对小邵说:“到前面的村子把车子停下来,我下去看看。”
饶战胜连忙用电话联系前面带路的闫俊杰,说:“闫书记,到前面的村子就停下来,王书记要下去看看。
闫俊杰说:“好的。”
于是连忙安排前面的车队停下来。
胡润东一看车队停下来了,连忙一路小跑到闫俊杰的车子旁,气喘吁吁地问闫俊杰:“闫书记,什么情况?”
闫俊杰看了一眼远处正在缓缓开过来的王一鸣的越野车,对胡润东说:“王书记临时决定停车,看一看这个村子,这里是什么地方?你安排过没有?”
胡润东在江左县工作了五六年时间了,每个乡镇他都来过数次了 ,具体到哪个村子他不一定都熟悉,但是,大致方位他还是清楚的,属于哪个乡镇他基本上可以判断出来。
胡润东站在路边,左右前后看了一眼,对闫俊杰说:“闫书记,这里大概属于石隆乡,属于瑶族同胞居住区。县里提前两天已经安排好了,沿途各个乡镇的工作人员都要严阵以待,各个村都要有乡镇工作人员蹲守,随时汇报情况。”
闫俊杰说:“那就好。千万别出洋相啊。”
胡润东说:“不会的,不会的。”
说了这些话,胡润东心里也没有谱,连忙让跟着的县委办公室主任贺军联系石隆乡的党委书记覃智慧。
电话很快就接通了,贺军说:“老覃吗?我是贺军。”
覃智慧连忙问:“贺主任,请问你们现在到了什么位置?”
贺军说:“这个村我也说不上名字,我们的车队就是刚从大青山下来,这个村就在路边。”
覃智慧想了一下,说:“是石寨村,那个村我去过。我十几分钟就赶到。”从石寨村到乡政府的所在地有几公里的路程,覃智慧带着一帮人早就严阵以待了。
王一鸣下车,大家纷纷跟在他后面向前面的村子走去。
离村子还有几十米,就听见传来了一阵阵的狗叫声,这个位于大山里的小村庄,从来也没有一次聚集过这么多的车辆,村里的村支书两天前已经接到通知,说省里的王书记要到江左县视察,沿途可能会随机选择几个村子,看一看农民家庭的情况,要大家做好迎接的准备。
村支书从早上开始就坐在自己家里,守着电话机等候上级通知。这个时候,有村民过来报告说:“支书,前面来了几十辆小汽车,下来一群人,正在往村子里走。”
村支书连忙安排自己的老婆守着电话机,一路小跑出了院子,一看,果然看到一群领导往村子里走来。
他连忙迎了上去。
他一眼就看见了王一鸣,这不是电视上经常看到的省委王书记吗,于是连忙笑着说:“王书记,您好!”
王一鸣伸出手和他握了握,看年纪估计他也就是四十岁左右,王一鸣说:“老乡,你今年多大?”
村支书笑着说:“四十三了。”
王一鸣说:“喔,那你是老弟了。”
村支书点了点头。
王一鸣说:“你们这个村叫什么?”
村支书说:“我们这里叫石寨村。原来四周有围墙,解放前这里土匪很多,所以就修了寨墙。”
王一鸣问:“你们这个村现在有多少人?”
村支书说:“有一百五十二人。三十四户。”
王一鸣说:“你们这里谁家最穷,你带我去看看好吗?”
村支书说:“好的,好的。”
说着就带着大家往村子里走,沿着高高低低的石子路,到了一处破败的房屋前。王一鸣一看,这家的房子是一座木楼,由于年久失修,到处透风,木板之间的缝隙清晰可见,一楼的门敞开着,拾级而上,进到屋子里,村支书扯着嗓子喊:“阿婆,省里的王书记来看您来了。”
王一鸣这才发现,屋子里坐着一个老太婆,只见她蜷缩在一个木椅子里,眼睛可能不太好使,茫然地看着前方,脸上的皱纹沟壑纵横,穿着的衣服都是黑麻麻的,一看就是那种瑶族妇女的传统服装。
王一鸣走上前去和她握了握手说:“阿婆,您老人家高寿啊?”
老阿婆一脸茫然,似乎没有听明白王一鸣的话。
旁边的村支书忙解释说:“阿婆,王书记问您今年多大了?”
阿婆这才明白过来,慢腾腾地说:“我今年八十一了。”
王一鸣说:“我看您身体还不错啊!”
老阿婆摇摇头说:“浑身都是病,腰腿疼,眼睛也瞎了,什么也干不了,就是等死了。”
王一鸣愣了一下,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,迟疑了一下,王一鸣说:“平常里谁照顾您的生活?”
老阿婆说:“我儿子阿牛。”
王一鸣问:“你儿子去哪了?”
老阿婆说:“去地里干活去了。”
旁边的村支书解释说,阿婆的生活现在就由她儿子一个人照顾,儿子阿牛今年也六十多岁了,是个老光棍,一辈子没有娶上媳妇,家里穷,家徒四壁,值钱的东西也就是院子里养了两头猪,春节前可以卖几千块钱。
王一鸣问旁边的村支书:“他们家有低保没有?”
村支书说:“有,有,他们家两个人,每人一个月政府给发九十五块钱。”
王一鸣问:“看病怎么办?”
村支书说:“大病有医保,小病就自己负担了,我们农村人基本上不看小病,自己到乡里的药店里买点药,回来自己吃。”
王一鸣问:“像他们家这个情况,一年的纯收入有多少?”
村支书想了想说:“平均一个人也就是一千八百多块吧。”
王一鸣问:“你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?”
村支书说:“他们家两亩多水田,三亩林地,养了两头猪。除去养猪的成本,大概就是这个数。”
正在说话,一个六十多岁的个子矮矮的男人走进来,只见他皮肤晒得黑黑的,像是木炭一样,上身穿着一件黑不溜秋的体恤衫,下身是一条军裤,脚上是一双胶鞋,原来这个男人就是石阿牛。他正在村外自家稻田里忙活着,看到村外停了几十辆小汽车,联系到村子里这几天大喇叭里一直在通知,说是上级有领导要下来视察了,要大家随时做好准备迎接领导检查。
阿牛连忙放下手中的活,匆匆忙忙地往家里赶,果不其然,院子里站了许多人,有拍照片的,有扛着摄像机摄像的。
阿牛连忙走进来,冲王一鸣说:“领导好,欢迎!欢迎!”
王一鸣站起来和他握了握手,招呼着让他坐在自己身边,记者们一看,连忙拍照的拍照,摄像的摄像。
王一鸣问:“老哥,你今年多大?”
阿牛说:“六十三了。”
王一鸣说:“你身体还挺好吧?”
阿牛说:“好,好,我们庄稼人,什么苦都能吃,身体没有那么金贵。”
王一鸣说:“你们家有多少水田?”
阿牛说:“水田有两亩六分,林地有三亩二。”
王一鸣问:“打的粮食够吃吗?”
阿牛说:“够,够,吃不完,剩下的我都拿来喂猪了。”
王一鸣说:“你出去打过工吗?”
阿牛说:“在县里的几家矿上干过,太危险了,每年都死人,我就不敢干了,我还有个老娘,要是我死了,我娘谁养活啊!”
王一鸣说:“你老哥还是个孝子嘛!”
阿牛憨厚地笑了笑,没有说话。
王一鸣说:“老哥,你年轻的时候怎么没有找个媳妇?”
阿牛说:“找过,刚过了几个月就跑了,嫌弃我家里穷,我没有本事,就跟别的男人跑了。”
王一鸣说:“你们村里光棍多不多?”
阿牛说:“多,多,我算过,三十多岁,四十多岁,五十多岁,六十多岁的全算上,我们村光棍有十八个。前些年也有人花钱买媳妇的,买一个女人要七八千钱块,在这里过几个月,很快就跑了。都是骗人的。”
王一鸣说:“你没儿没女,老了怎么办?”
阿牛说:“乡里有养老院,等送走我妈,我就进养老院。”
王一鸣说:“那里条件好吗?”
阿牛说:“有吃的地方,有住的地方,又不用掏钱,可以了。”
王一鸣点了点头,这些农民兄弟就是知足啊。
王一鸣说:“老哥,你这房子也该翻修一下了,四处漏风,冬天会很冷的吧?”
阿牛说:“习惯了,再说了,不值当了,修一栋房子要花好几万,我们没有那么多钱哪!”
王一鸣问旁边坐着的胡润东:“你们县里有没有什么措施帮助贫困户盖房子?”
胡润东说:“报告王书记,我们对于绝对贫困户,旧房改造有补贴的,一家一户补贴一万块钱。这些钱都是县财政出。”
王一鸣问阿牛:“老哥,你听说过这个政策吗?”
阿牛一脸怒气地说:“听说过,但是我们没有什么关系,人家故意不给啊。”
旁边的村支书脸上一阵红一阵白,心里紧张得不得了。
原来去年他们石寨村有四个旧房改造名额,一家一户补助一万块钱,本来按照贫困程度,阿牛家应该评上的。但是村支书有私心,这几个名额都是他把持着,谁给他送礼,他就给谁。就这样,村子里那些家境比阿牛家强的,因为送礼了,就得到了一万块钱的补贴。阿牛脾气倔,又没有给村支书送礼,所以什么也不得。
现在王一鸣来了,他憋不住,和盘托出。
王一鸣一听,就很生气,对胡润东说:“看起来,你们基层的工作做得还是不够细致啊,该得的没有得,不该得的得了,老百姓心里有气啊!”
胡润东急得脸上都是汗,结结巴巴地说:“是,是,都是我们工作疏忽。请王书记放心,阿牛家里的补贴,我亲自抓,明天就给他们家落实。”
这个时候,乡党委书记覃智慧慌慌张张地赶了过来,一进门,几乎连滚带爬地来到王一鸣面前,胡润东连忙向王一鸣介绍说:“这个是石隆乡的党委书记覃智慧。”
王一鸣站起来也和覃智慧握了握手,然后说:“你这个父母官,有些工作做得还不够细致啊,今后要改正。”
覃智慧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,只好一个劲的点头,结结巴巴地说:“是,是。”
王一鸣站起来走进阿牛家的厨房,看了看他们家的米缸、水桶和灶台上的锅碗瓢盆。这户人家真是够穷的,连一个电饭锅都没有。一贫如洗啊,这就是大山里最穷的农民家庭的真实情况,和旧社会没有多少区别。王一鸣看了看,感到心里酸酸的。
准备离开这户人家的时候,王一鸣冲饶战胜一伸手,饶战胜连忙送上一个牛皮纸信封,上面的落款是“中共西江省委员会。”每个信封提前放了一千元钱。
王一鸣接过信封,亲手交到老阿婆的手上说:“老人家,我代表省委来看您了,您买些好吃的,有什么困难可以向党和政府提,他们一定会帮你解决的。”
老阿婆接过信封,说:“谢谢了,谢谢了,您是大好人,是毛主席培养的好干部。”
这些山里人,他们平生就知道毛主席,信任毛主席。凡是他们认为的好干部,都是毛主席培养的。
从阿牛家出来,在村支书的带领下,王一鸣又看了三户人家,大同小异,要么是家里有病人,要么就是家里有残疾人,没办法出去打工。家里没有人出去挣钱,光靠种地,真的是度日如年。
车到乡里,王一鸣去了乡里的初中看了看。这里的条件就好多了,学校盖了新的教学楼,校园里有六百多个孩子,到处是书声琅琅。
王一鸣在校领导的陪同下,在校园里转了转,看了看学校的食堂、操场、图书室。和学校的老师开了一个座谈会。
会上,王一鸣要大家畅所欲言,有什么需要我帮助协调解决的,尽管提。
一个老教师说:“王书记,我提一个问题,我们教师的住房问题非常差,现在许多青年教师在村里租住农民的房子,像我这样从事教学的老教师,在学校里几十年了,住的是一间平房,我老婆孩子都住在农村的岳母家里。我们长期扎根基层的教育,工资低,在县城里根本买不起楼房。我工作三十年了,现在一个月的工资才两千二百多,县城里的房子,一平方都卖两千八了,我们真的买不起。请王书记过问一下,我们这些穷教师什么时候可以实现自己的住房梦?”
这个问题真的很现实,一下子把王一鸣给难住了,他扭头问旁边的孙玉梅:“孙省长,你是全省主管教育的,你说怎么办?”
孙玉梅毕竟在市里当过市长,方方面面的事情都有一定经验。她不慌不忙地说:“乡村教师的住房问题,我们教育系统已经有所考虑,下一步将联合土地部门、建设部门和发改委出台相关文件,就是特事特办,为全省在乡镇工作的教师建设教师周转房。土地免费供应,各种税费减免,整个建筑成本就非常低了,他们测算了一下,这样下来,一平方只需要八百元的成本。这样大家就可以接受了,这项政策将惠及全省十三万乡村教师。我们争取在五年时间内,全部解决全省乡村教师的住房问题。”
王一鸣看孙玉梅回答得井井有条,用十分欣赏的眼光看了孙玉梅一眼,频频点头。
王一鸣插话说:“对这个答复,你们还满意吗?”
广大参会的教师按捺不住心里的激动,纷纷鼓掌,说:“好,好,感谢省委、省政府。”
王一鸣特意强调说:“我们的孙副省长刚刚履新不久,工作抓得好,抓到了点子上。”
大家又是掌声雷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