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www.biquge34.net,我在红楼修文物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!
王子腾此刻在步军统领衙门堂上,依旧坐在孟逢时对面,见到官吏们一页一页地检视他带来的文书,王子腾一副气定神闲,胜券在握的样子。
可是天知道这些文书是他上京之前几日,才命人匆匆忙忙地赶制出来的。
石咏坐在步军统领衙门的一个角落里,也认为王子腾带来的这些文书没什么破绽。前儿个王子腾在伯府出面之前,他就已经将王子腾带来的文书看过来一遍,不得不叹:高明!
王子腾带来的这些文书,有不少是当初给王氏抬旗那会儿补的,也有不少是在王子腾进京之前专门“赶制”出来的。可是拿到手里看时,给人的直观感受就是从故纸堆里翻出来的旧文书,因为纸张都已经泛黄,表面略有些烟色,甚至纸质还有点儿脆——石咏在文物跟前有一双火眼金睛,自然认得出这些是经过“做旧”的文书。
“做旧”手段,在书画古董这一行极为常见,有时即便是今人近作,也会特意尝试,仿制出那种古书古画的感觉。做旧手段也很多,不外乎直染、熏染法做出茶色、烟色等旧色,再加上锈点、霉斑、油迹等等做出旧污,这新作成的书画,看起来便与几百年前的古画无异。
而王子腾手下做这种工艺的人都很有分寸,十六年,算不上太过久远,因此做旧的痕迹并不算明显,只是纸色泛黄,折痕看起来也很陈旧,偶尔有已过两个虫蛀的蛀孔,这在南方常见些,北方很少见。
至于他家二叔的签字手印儿什么的,石宏武曾经在杭州当过武官,而王子腾从祖上开始起就是天子耳目,天天往宫中呈密折的。这种小巧手段怕是难不倒王子腾。
果然,一时步军统领衙门的文官小吏验过双方的文书,又核对过石宏武的笔迹和手印儿,都说没问题。
隆科多坐在堂上,不带表情,往孟逢时与王子腾这边各自看了一眼,便轻声细气地问起,两边是否都能提供人证。
王子腾立即点了头。不出石咏所料,这位是个做事周密的,怕是早在安排下这些文书的时候,就已经把人证都安排好了。
“统领大人,只是下官此次进京是圣上宣召,并非专为舍妹之事前来。因此这些人证如今全在杭州,若是要询问,怕是要多花一些时日。下官因有要务在身,不日就要回南。因此大人这边今日若是没有结果……这人证的事,就只能再拖上些时日了。”王子腾说。
隆科多点点头,示意他明白这个道理,随即转向孟逢时。
孟逢时则哈哈一笑,道:“小女嫁与宏武一事,年大将军尽知,若是统领大人不信,便去信去陕西问年大将军便是。哪里还需要什么别的人证?”
他正说得得意洋洋,却发现石宏武与富达礼的眼光同时往自己这边看过来。
富达礼未开口,石宏武却着实忍不住,马上追问道:“当日……我在川中成婚之时,此事年大将军也已尽知?”
石宏武娶孟氏的时候,身份只是一个小小的汉军旗千总。当时年羹尧已经是四川巡抚,按说是不可能关心一个千总的婚事的,毕竟既不沾亲又不带故,两人还从来没有见过面。所以石宏武不大相信年羹尧当时便知道自己成亲的消息。若是年羹尧真的从头至尾知道孟家其实是与京中的石家结的亲……
孟逢时一怔,马上矢口否认,道:“不不,不是当时便知,是后来才晓得的。对了,除了年大将军以外,蜀中好些副将、文官都是知道此事的。如今他们都被年大人带去了陕西任上,统领大人若要询问,只管遣一人随下官往陕西去便是。”
隆科多便问孟逢时几时回陕西,孟逢时答,就在这一两日。他很快也得赶回陕西任上去了。
隆科多便“嗯”了一声,问:“两位都是急着要出京,所以即使本官再花上个几十日传召人证,聆听证词,两位大人也都没办法留在这京中一起等着水落石出了?”
王子腾与孟逢时终于对视了一眼,两人都是点点头。
隆科多便顺势说:“既是这样,那么本官便相信两位的操守,也愿相信两位所提供的文书都是原件真迹,没有问题好了。”
——但其实这两位都没有什么操守。
“既是如此,本官便认定守备石宏武早年在杭州娶妻王氏,后因身受重伤,再不记得旧事,因此再于成都娶妻孟氏。严格来说,石宏武确实是停妻再娶,然而他本人并无明显过失!”
隆科多坐在堂上,语带威严。旁人都屏息凝神,只待这一位颇受康熙宠信,亦从不结交朝中官员,铁面无私的步军统领,究竟会如何决断。
*
与此同时,康熙皇帝正在乾清宫召见十四阿哥。
父子两个,一个问,一个答,将西北边事一一细细论来。十四阿哥显然是事先认真做过一番准备,对答如流,对边事及当地民生亦有一番自己的见解。
岂料十四阿哥越是答得滔滔不绝,康熙皇帝便越是微锁了眉头,看着这个儿子。外人看十四阿哥此次回京,是康熙帝御极六十年,亲召抚远大将军入京相贺。暗地里康熙却知,自从去年策凌敦多卜被打败,这个儿子便多次上书,请求回京,一派急切,溢于言表。
待听说十四阿哥进京,头一件事不是进宫面圣或是去给德妃请安,而是去了外头的私宅探视外室,康熙却反而觉得心里多少松了一口气——人无完人,这个儿子尽管能带兵,可是性子真诚,为人也是有软肋的。
如今康熙一面听十四阿哥说话,心中继续纠结:他既需要一个锐意进取、能够铁腕治国的继承人,又希望能在这生命中的最后几年里,能够不受威胁地过几日舒坦的小日子。这种理想对于一代帝王来说可能略嫌羞耻了点儿,可他的确是为了这个才这么防着自己的儿子的。
待到十四阿哥说完,小心翼翼地请教康熙皇帝的意见:“皇阿玛以为如何?儿子……之后再回西宁去么?”说这话时,十四阿哥殷切地望着皇父,满心期盼着皇父多少能有所表示,哪怕透露个只言片语,能安他的心也好。
康熙见到十四阿哥这副神情,登时微微一震,似是从梦中惊醒过来,低声道:“你……你先跪安吧!”
十四阿哥不得已,只得告退,由魏珠引着,从乾清宫退出去。
康熙皇帝便立在乾清宫内,望着十四阿哥胤祯高大英武的身影渐行渐远,康熙却久久立在乾清宫前,背着手,仰头望着乾清宫前一片广阔的天空,始终未能拿定主意。
忽然,魏珠的声音在他身边响起:“皇上,您快进屋来吧!外头……外头不大对!”
王子腾此刻在步军统领衙门堂上,依旧坐在孟逢时对面,见到官吏们一页一页地检视他带来的文书,王子腾一副气定神闲,胜券在握的样子。
可是天知道这些文书是他上京之前几日,才命人匆匆忙忙地赶制出来的。
石咏坐在步军统领衙门的一个角落里,也认为王子腾带来的这些文书没什么破绽。前儿个王子腾在伯府出面之前,他就已经将王子腾带来的文书看过来一遍,不得不叹:高明!
王子腾带来的这些文书,有不少是当初给王氏抬旗那会儿补的,也有不少是在王子腾进京之前专门“赶制”出来的。可是拿到手里看时,给人的直观感受就是从故纸堆里翻出来的旧文书,因为纸张都已经泛黄,表面略有些烟色,甚至纸质还有点儿脆——石咏在文物跟前有一双火眼金睛,自然认得出这些是经过“做旧”的文书。
“做旧”手段,在书画古董这一行极为常见,有时即便是今人近作,也会特意尝试,仿制出那种古书古画的感觉。做旧手段也很多,不外乎直染、熏染法做出茶色、烟色等旧色,再加上锈点、霉斑、油迹等等做出旧污,这新作成的书画,看起来便与几百年前的古画无异。
而王子腾手下做这种工艺的人都很有分寸,十六年,算不上太过久远,因此做旧的痕迹并不算明显,只是纸色泛黄,折痕看起来也很陈旧,偶尔有已过两个虫蛀的蛀孔,这在南方常见些,北方很少见。
至于他家二叔的签字手印儿什么的,石宏武曾经在杭州当过武官,而王子腾从祖上开始起就是天子耳目,天天往宫中呈密折的。这种小巧手段怕是难不倒王子腾。
果然,一时步军统领衙门的文官小吏验过双方的文书,又核对过石宏武的笔迹和手印儿,都说没问题。
隆科多坐在堂上,不带表情,往孟逢时与王子腾这边各自看了一眼,便轻声细气地问起,两边是否都能提供人证。
王子腾立即点了头。不出石咏所料,这位是个做事周密的,怕是早在安排下这些文书的时候,就已经把人证都安排好了。
“统领大人,只是下官此次进京是圣上宣召,并非专为舍妹之事前来。因此这些人证如今全在杭州,若是要询问,怕是要多花一些时日。下官因有要务在身,不日就要回南。因此大人这边今日若是没有结果……这人证的事,就只能再拖上些时日了。”王子腾说。
隆科多点点头,示意他明白这个道理,随即转向孟逢时。
孟逢时则哈哈一笑,道:“小女嫁与宏武一事,年大将军尽知,若是统领大人不信,便去信去陕西问年大将军便是。哪里还需要什么别的人证?”
他正说得得意洋洋,却发现石宏武与富达礼的眼光同时往自己这边看过来。
富达礼未开口,石宏武却着实忍不住,马上追问道:“当日……我在川中成婚之时,此事年大将军也已尽知?”
石宏武娶孟氏的时候,身份只是一个小小的汉军旗千总。当时年羹尧已经是四川巡抚,按说是不可能关心一个千总的婚事的,毕竟既不沾亲又不带故,两人还从来没有见过面。所以石宏武不大相信年羹尧当时便知道自己成亲的消息。若是年羹尧真的从头至尾知道孟家其实是与京中的石家结的亲……
孟逢时一怔,马上矢口否认,道:“不不,不是当时便知,是后来才晓得的。对了,除了年大将军以外,蜀中好些副将、文官都是知道此事的。如今他们都被年大人带去了陕西任上,统领大人若要询问,只管遣一人随下官往陕西去便是。”
隆科多便问孟逢时几时回陕西,孟逢时答,就在这一两日。他很快也得赶回陕西任上去了。
隆科多便“嗯”了一声,问:“两位都是急着要出京,所以即使本官再花上个几十日传召人证,聆听证词,两位大人也都没办法留在这京中一起等着水落石出了?”
王子腾与孟逢时终于对视了一眼,两人都是点点头。
隆科多便顺势说:“既是这样,那么本官便相信两位的操守,也愿相信两位所提供的文书都是原件真迹,没有问题好了。”
——但其实这两位都没有什么操守。
“既是如此,本官便认定守备石宏武早年在杭州娶妻王氏,后因身受重伤,再不记得旧事,因此再于成都娶妻孟氏。严格来说,石宏武确实是停妻再娶,然而他本人并无明显过失!”
隆科多坐在堂上,语带威严。旁人都屏息凝神,只待这一位颇受康熙宠信,亦从不结交朝中官员,铁面无私的步军统领,究竟会如何决断。
*
与此同时,康熙皇帝正在乾清宫召见十四阿哥。
父子两个,一个问,一个答,将西北边事一一细细论来。十四阿哥显然是事先认真做过一番准备,对答如流,对边事及当地民生亦有一番自己的见解。
岂料十四阿哥越是答得滔滔不绝,康熙皇帝便越是微锁了眉头,看着这个儿子。外人看十四阿哥此次回京,是康熙帝御极六十年,亲召抚远大将军入京相贺。暗地里康熙却知,自从去年策凌敦多卜被打败,这个儿子便多次上书,请求回京,一派急切,溢于言表。
待听说十四阿哥进京,头一件事不是进宫面圣或是去给德妃请安,而是去了外头的私宅探视外室,康熙却反而觉得心里多少松了一口气——人无完人,这个儿子尽管能带兵,可是性子真诚,为人也是有软肋的。
如今康熙一面听十四阿哥说话,心中继续纠结:他既需要一个锐意进取、能够铁腕治国的继承人,又希望能在这生命中的最后几年里,能够不受威胁地过几日舒坦的小日子。这种理想对于一代帝王来说可能略嫌羞耻了点儿,可他的确是为了这个才这么防着自己的儿子的。
待到十四阿哥说完,小心翼翼地请教康熙皇帝的意见:“皇阿玛以为如何?儿子……之后再回西宁去么?”说这话时,十四阿哥殷切地望着皇父,满心期盼着皇父多少能有所表示,哪怕透露个只言片语,能安他的心也好。
康熙见到十四阿哥这副神情,登时微微一震,似是从梦中惊醒过来,低声道:“你……你先跪安吧!”
十四阿哥不得已,只得告退,由魏珠引着,从乾清宫退出去。
康熙皇帝便立在乾清宫内,望着十四阿哥胤祯高大英武的身影渐行渐远,康熙却久久立在乾清宫前,背着手,仰头望着乾清宫前一片广阔的天空,始终未能拿定主意。
忽然,魏珠的声音在他身边响起:“皇上,您快进屋来吧!外头……外头不大对!”